今天是
站群导航

吴中教育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科建设>语文组>教学教研>详细内容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语文组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25 10:41:3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在我校教务处和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的指导下,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建设高效课堂,开展课堂达标,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建立全新的课堂观
  新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语文的课堂教学变革上,语文教研组作为学校最大的学科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认真学习研究了
唐校聚焦课堂、提高效率的建议和思路,我们开阔了眼界,更加坚定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决心,结合不同专业、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二、结合优质课堂活动,深入开展校内听课评课工作,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教务处一直致力于推广优质课堂活动,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们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如何使不同的教师在教研组这个集体中共同成长呢?公开课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途径。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认真评课,反思总结。本学期,新上岗教师刘弘凌开设校公开课林黛玉进贾府》,刘老师基本功扎实,上课语言幽默风趣,课上赢得阵阵掌声;青年教师朱晓婷也积极开设区公开课《故都的秋》,朱老师对文本解读深刻,深入浅出,展现了我们语文组教师的风采;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张莉老师开设的名师观摩课《议论文的写作》更是赢得区内教师的一致好评。至此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风格异彩纷呈,不同课型的教学形式给大家提供了成功的示范。在评课时,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探讨交流,思想碰撞,这样全组范围的相互听课,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促进了共同提升。
  
三、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结合
优质课堂活动,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处有关规定,加强年级组内的集体备课管理,使年级组内部集体备课形成习惯、形成制度。促进了同一年级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促进了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要求实行统一课题、统一时间、全体参加,力求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在集体备课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特别是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中难点和中招考电、学生练习、教学方法时,通过集体交流,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在本学期的吴中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王云平凭借她过硬的基本功获得一等奖;查霞琴、刘弘凌获二等件;曹晨艳获三等奖.王云平老师代表吴中区参加苏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了苏州市一等奖的优秀成绩。
  
四、抓好教学常规,突出听课、评课和落实等环节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使老师们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每个月的检查,都注重落实,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这些工作中,我们突出了听课、评课和落实等环节。对于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全体教师积极发表意见,各备课组和讲课教师要认真总结,做好课后反思,然后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去。通过这样的措施,达到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授课水平的目的。
  总的来看,本学年我们语文组的全体教师热情很高、重点突出、敢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张燕、查霞琴老师辅导的学生在“三语”比赛中获得苏州市个人和团体特等奖;刘颖、周宇、陈洁怡同学撰写的作文在苏州市征文比赛中分获三等奖;曹晨艳老师辅导的周茜雯获吴中区软笔高中组二等奖。

但也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三个单招年级的学生语文成绩在全的位置还不够理想,教研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深度不够,备课组活动效率不高,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到位,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不高。对渔阳文学社整本书阅读指导还不够,校本教研还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之上。这方面还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努力使研究与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另外,语文老师在学科方面的文章还要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有更多的文章发表。引导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究,形成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科研队伍。
  我们相信,只要切实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进取,总结经验教训,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