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2016年7月
一、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
3年
三、毕业条件
取得通用英语初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修业三年。
四、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我国国家建设要求相适应,掌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
(1)职业道德与情感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2)职业技能
会收集和处理本专业相关的信息的能力。
具有电子整机装配、调试、维修及电子产品检验能力。
能从事系统安装、调试及使用管理。
能进行电子整机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能从事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会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操作。
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与英文专业资料阅读。
(3)职业知识
掌握电子整机中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功能与性能。
理解各种常用功能电路的组成原理及性能。
理解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
了解电子整机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
了解电子整机生产中的生产组织、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技能。
五、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
1.职业岗位导向
电子产品生产、服务、技术与管理;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等;电子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开发等。
2.职业资格
无线电装接工中级或维修电工中级
3. 职业资格证安排表
序号 | 考证名称 | 考核等级 | 考试时间 | 备注 |
1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 一级 | 第1学期 | 必试 |
2 | 苏州市通用英语 | 初级级 | 第1、2学期 | 必试 |
3 | 无线电装接工 | 中级 | 第 3学期 | 必试 |
合计 | 3个 |
六、核心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简介
(一)专业必修课
1.《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 时:80
开设学期:第1学期
课程简介:本课程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熊世明,龚洪浪主编 )
2.《电工基础》
学 时:300
开设学期:第1-6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电路、变压器、瞬态过程等。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绍敏主编 )
4.电子线路
学 时:300
开设学期:第1-6学期
本课程包括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基本内容,主要有:晶体二极管及其整流电路、晶体三极管及场效晶体管、单极低频小信号放大器、多级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直接耦合放大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调谐放大器和正弦波振荡器、低频功率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其应用、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脉冲基础知识和反相器、数字集成电路及应用举例等。本课程也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各单元电路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其纯主编 )
5.《电工仪表与测量》
学 时:54
开设学期:第4-6学期
本课程主要介绍磁电系、电磁系、电动系、感应系测量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各种仪表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仪表的基本使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具有正确使用仪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的能力。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电工仪表与测量》(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 )
6.《电子测量仪器》
学 时:54
开设学期:第3-6学期
本课程主要介绍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知识,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电子电压表、信号发生器、电子示波器、电子计数器等)得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基本仪器的使用,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以达到考工及社会岗位能力要求。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电子测量仪器》(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明生主编 )
7.《电机拖动与控制》
学 时:54
开设学期:第3-6学期
本课程主要介绍直流电机,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变压器,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磁动势及感应电动势,三相感应电动机,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控制电机,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工厂供电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动机和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电磁能量关系;掌握交、直流电动机启动、调速、制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掌握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对一般电机、电器及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选择、设计及故障排除能力。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电机拖动与控制》(高等教育出版社 曾方主编 )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
应用电子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该专业基本的教学原则。单招考试技能总分300分,因此教学必须强调实践,突出实践。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
电子电工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
一、制定依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二、考核内容及权重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考核配分 | 备注 |
电子 |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 15 | 该项目总配分为150分 |
仪器设备检查 | 10 | ||
电路板安装 | 50 | ||
加电检查及排除故障 | 10 | ||
调试与测试 | 50 | ||
安全文明操作 | 15 | ||
电工 |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 15 | 该项目总配分为150分 |
安装工艺 | 50 | ||
分析与测试 | 15 | ||
电路功能(加电试车) | 35 | ||
用时少 | 20 | ||
安全文明操作 | 15 |
三、考试标准
1、电子项目考核内容:
1.1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判别方法,能利用万用表进行检测。
1.2理解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1.3能读懂典型单元电路原理图、装配图。
1.4熟练掌握典型单元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如放大电路、运放电路、功放电路、振荡器电路、稳压电路、555电路、门电路、触发器电路、计数器电路等。
1.5 能根据电路图、装配图按照工艺要求,组装电路。能用适当的仪器仪表完成规定项目的调试、测试和排除故障。
1.6 能运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如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式频率计、毫伏表等)对单元电路进行规定的测量。
1.7安全文明操作。
2、电工项目考核内容:
2.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
2.2熟悉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
2.3会使用常用电工仪表。
2.4熟练使用万用表对常用低压电器进行检测。
2.5能根据电路图,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照明与动力配电板的安装。
2.6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7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方式。
2.8能读懂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图。
2.9能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原理图绘制安装接线图。
2.10能根据电路图,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与维修。
2.11安全文明操作。
四、考试时间及组织
电子项目每份试卷总考核时间为120分钟;电工项目每份试卷总考核时间为100分钟。考试采用闭卷及现场实际操作形式,考生为一人一工位。每场次可采用不同试题。
五、其他
考试常用工具由考生自己准备,其中包括:电工或电子工具一套(测电笔、螺丝刀、钢丝钳、斜嘴钳、尖嘴钳、电工刀、剥线钳、电烙铁、镊子、剪刀等)、万用表、文具等。
考核材料及仪器由考核点负责准备。
七、教学计划表(附表)
八、说明
1.本方案按中职单招模式制定。
2.本计划是根据教育部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的。
3.每学期实际教学时间按20周计,期中考试一周,期末考试一周。
4.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必须严格认真对待。本课程设置中开设的课程均须进行考核。考核形式按课程安排表上的规定进行。考核要结合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5.具有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并取得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证书,才准予毕业。获取证书的最低要求如下:
(1)通用英语初级证书;
(2)办公自动化全国一级证书。
6.本方案自2016年9月起实施。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2017年7月
一、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
3年
三、毕业条件
取得通用英语初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修业三年。
四、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我国国家建设要求相适应,掌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
(1)职业道德与情感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2)职业技能
会收集和处理本专业相关的信息的能力。
具有电子整机装配、调试、维修及电子产品检验能力。
能从事系统安装、调试及使用管理。
能进行电子整机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能从事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会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操作。
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与英文专业资料阅读。
(3)职业知识
掌握电子整机中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功能与性能。
理解各种常用功能电路的组成原理及性能。
理解典型电子整机的组成原理及各部分元件与功能电路的作用。
了解电子整机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
了解电子整机生产中的生产组织、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技能。
五、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
1.职业岗位导向
电子产品生产、服务、技术与管理;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等;电子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开发等。
2.职业资格
无线电装接工中级或维修电工中级
3. 职业资格证安排表
序号 | 考证名称 | 考核等级 | 考试时间 | 备注 |
1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 一级 | 第1学期 | 必试 |
2 | 苏州市通用英语 | 初级级 | 第1、2学期 | 必试 |
3 | 无线电装接工 | 中级 | 第 3学期 | 必试 |
合计 | 3个 |
六、核心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简介
(一)专业必修课
1.《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 时:80
开设学期:第1学期
课程简介:本课程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熊世明,龚洪浪主编 )
3.《电工基础》
学 时:300
开设学期:第1-6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电路、变压器、瞬态过程等。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绍敏主编 )
4.电子线路
学 时:300
开设学期:第1-6学期
本课程包括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基本内容,主要有:晶体二极管及其整流电路、晶体三极管及场效晶体管、单极低频小信号放大器、多级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直接耦合放大器和集成运算放大器、调谐放大器和正弦波振荡器、低频功率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其应用、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脉冲基础知识和反相器、数字集成电路及应用举例等。本课程也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各单元电路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电子线路》(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其纯主编 )
5.《电工仪表与测量》
学 时:54
开设学期:第4-6学期
本课程主要介绍磁电系、电磁系、电动系、感应系测量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各种仪表的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仪表的基本使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具有正确使用仪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的能力。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电工仪表与测量》(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春帆主编 )
6.《电子测量仪器》
学 时:54
开设学期:第3-6学期
本课程主要介绍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知识,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电子电压表、信号发生器、电子示波器、电子计数器等)得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用基本仪器的使用,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以达到考工及社会岗位能力要求。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电子测量仪器》(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明生主编 )
7.《电机拖动与控制》
学 时:54
开设学期:第3-6学期
本课程主要介绍直流电机,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变压器,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磁动势及感应电动势,三相感应电动机,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控制电机,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工厂供电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电动机和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电磁能量关系;掌握交、直流电动机启动、调速、制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掌握典型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对一般电机、电器及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选择、设计及故障排除能力。
考核方式:考试
教 材:《电机拖动与控制》(高等教育出版社 曾方主编 )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
应用电子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该专业基本的教学原则。单招考试技能总分300分,因此教学必须强调实践,突出实践。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
电子电工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
一、制定依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二、考核内容及权重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考核配分 | 备注 |
电子 |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 15 | 该项目总配分为150分 |
仪器设备检查 | 10 | ||
电路板安装 | 50 | ||
加电检查及排除故障 | 10 | ||
调试与测试 | 50 | ||
安全文明操作 | 15 | ||
电工 | 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 15 | 该项目总配分为150分 |
安装工艺 | 50 | ||
分析与测试 | 15 | ||
电路功能(加电试车) | 35 | ||
用时少 | 20 | ||
安全文明操作 | 15 |
三、考试标准
1、电子项目考核内容:
1.1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判别方法,能利用万用表进行检测。
1.2理解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1.3能读懂典型单元电路原理图、装配图。
1.4熟练掌握典型单元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如放大电路、运放电路、功放电路、振荡器电路、稳压电路、555电路、门电路、触发器电路、计数器电路等。
1.5 能根据电路图、装配图按照工艺要求,组装电路。能用适当的仪器仪表完成规定项目的调试、测试和排除故障。
1.6 能运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如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式频率计、毫伏表等)对单元电路进行规定的测量。
1.7安全文明操作。
2、电工项目考核内容:
2.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
2.2熟悉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
2.3会使用常用电工仪表。
2.4熟练使用万用表对常用低压电器进行检测。
2.5能根据电路图,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照明与动力配电板的安装。
2.6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7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方式。
2.8能读懂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图。
2.9能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原理图绘制安装接线图。
2.10能根据电路图,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与维修。
2.11安全文明操作。
四、考试时间及组织
电子项目每份试卷总考核时间为120分钟;电工项目每份试卷总考核时间为100分钟。考试采用闭卷及现场实际操作形式,考生为一人一工位。每场次可采用不同试题。
五、其他
考试常用工具由考生自己准备,其中包括:电工或电子工具一套(测电笔、螺丝刀、钢丝钳、斜嘴钳、尖嘴钳、电工刀、剥线钳、电烙铁、镊子、剪刀等)、万用表、文具等。
考核材料及仪器由考核点负责准备。
七、教学计划表(附表)
八、说明
1.本方案按中职单招模式制定。
2.本计划是根据教育部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的。
3.每学期实际教学时间按20周计,期中考试一周,期末考试一周。
4.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必须严格认真对待。本课程设置中开设的课程均须进行考核。考核形式按课程安排表上的规定进行。考核要结合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5.具有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并取得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证书,才准予毕业。获取证书的最低要求如下:
(1)通用英语初级证书;
(2)办公自动化全国一级证书。
6.本方案自2017年9月起实施。
课程 分类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备注 | ||
文化课程 | 语文 | 第一册 | 第一册 | 第二册 | 第二册 | 第三册 | 第四册 | 第四册 | 第一轮复习 | 第一轮复习 | 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 第三轮复习综合练习 | 第一轮复习在元旦前结束;第二轮复习在3月25日前结束;第三轮复习在4月20日前结束。(下同) |
1—4单元 | 5—6单元;第二册1单元 | 2—5单元 | 6单元;第三册1—2单元 | 3—6单元 | 1—3单元 | 4—6单元 | 第一、二册 | 第三、四册 |
| 第三轮复习综合练习 |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6节/周 | |||
数学 | 第0章:数与式的运算及不等式的解。(一元二次,分式,绝对值不等式) | 第3章:几个基本初等函数 | 第9章:平面向量 | 第11章:数列 | 第13章:命题与逻辑推理 | 第17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 第一轮复习: | 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 | 立体几何/ | 概率/统计/第二轮复习 | 第三轮复习专题训练 |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
英语 | 第一册 | 第一册 | 第一册 | 第一册 | 第二册 | 第二册 | 第二册 | 第二册 | 第一轮复习 | 第一轮复习 | 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 ||
1—4单元 | 5—8单元 | 9—12单元 | 13—16单元 | 1—4单元 | 5—8单元 | 9—12单元 | 13-16单元 | 第一册 | 第二册 | 第三轮复习综合练习 | |||
6节/周 | 6节/周 | 6节/周 | 6节/周 | 7节/周 | 6节/周 | 6节/周 | 6节/周 | 6节/周 | 6节/周 | 6节/周 | |||
课程 分类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期末 | 期中 | 备注 | ||
专业课程 | 电工基础 | 1-2章 | 3-4章 | 5-6章 | 7-9章 | 10-13章 | 1-3章 | 4-7章 | 7-13章 | 第二轮复习 | 第三轮复习 | 课程章节以省单招考纲序目为准 | |
6节/周 | 6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4节/周 | 4节/周 | 4节/周 | 4节/周 | 4节/周 | 4节/周 | |||
电子线路 | 9-10章 | 11-14章 | 1—3章 | 4—6章 | 7—8章 | 9-11章 | 12-14章 | 1-5章 | 第二轮复习 | 第三轮复习 | |||
4节/周 | 4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7节/周 | 4节/周 | 4节/周 | 4节/周 | 4节/周 | 4节/周 | 4节/周 | |||
电机拖动 |
|
|
|
|
| 1章 | 2章 | 3章 | 第一、第二轮复习 | 第三轮复习 | |||
|
|
|
|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
电工仪表 |
|
|
|
|
| 1章 | 2章 | 3-4章 | 第一、第二轮复习 | 第三轮复习 | |||
|
|
|
|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
电子测量 |
|
|
|
|
| 1-2章 | 3章 | 4章-5章 | 第一、第二轮复习 | 第三轮复习 | |||
|
|
|
|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
实训课程 | 认识实习 |
|
|
|
|
| 元器件识别 |
|
| 综合训练 | 综合训练 | 综合训练 |
|
|
|
|
|
| 2节/周 |
|
| ||||||
电子装配 |
|
|
|
|
|
| 焊接练习 | 焊接练习 | |||||
|
|
|
|
|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
电力拖动 |
|
|
|
|
|
| 接线练习 | 接线练习 | |||||
|
|
|
|
|
| 2节/周 | 2节/周 | ||||||
其他课程 | 信息技术 | 4节/周 | 4节/周 |
|
|
|
|
|
|
|
|
|
|
体育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2节/周 |
|
|
| |
政治 |
|
|
|
|
|
| 1节/周 | 1节/周 | 2节/周 |
|
|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